档案解读:据点争夺战几乎攻无不克
国民党青岛保安总队抗战历史档案公布第三期
-
作者:文/青岛市档案馆编研处 张晓言 图/青岛市档案馆
形成日期:2015-07-03
-
档案:

1.青岛市保安总队关于崂山战斗的检讨会会议记录(1943年8月18日)
青岛市保安总队崂山战斗经过第一次检讨会议记录
时间:八月十八日下午七时
地点:濯村总队部办公室
出席:高芳先、董静波及一、二、三、四队士兵
缺席:
主席:高芳先
记录:王仰之
主席报告:各位同志,此次敌伪进犯崂山,二月之间经过三次战役,石门山一役尤为壮烈,各队官兵咸能刻苦尽职,不以我较劣武器而退缩,竟能杀敌,效果甚堪嘉许。今日特请诸位能将过去三次战役中得失优劣予以详加检讨,藉励将来。
董总队副报告:今天总队副召集大家来开会,就是要将我们此次战役之得失检讨一下,将来遇到战时,就知道如何应付,多得到一点军事的知识,将来好好杀敌。只于石门战役,因我们没有预防,绝不算失利,我们要检讨的是登瀛战役。
检讨事项:登瀛,下河,石门山各次战役
邓志勤:在那日攻登瀛时,因为我们的情报不确实,奋勇队前进时,不知碉堡无人,如情报确实即能进攻碉堡,再者机枪没有上来掩护,敌人的火力太猛,故敌人之碉堡未能攻下。
评:如当时知碉堡无人即应占领,凡在作战时遇到紧急事,每一个人应有处理的办法,不必只在听从上级的指挥。董总队副。
于克一:在斗阡口埋伏,同时南山亦须埋伏,传令兵不敏,致未详山下情势,沙子口亦应派队伍去扰乱。
评:斗仟口之埋伏是有于大队长指挥,原计敌人少部汽车增援,即就地解决较易,亦须设法阻其前进,以免危及登瀛攻势,不派队伍到沙子口去扰乱,是预防敌人不乘汽车来增援,步行由山路而来,无法应付斗阡,南山无人,是预防敌人以大部队来增援,我们的队伍无退路。高总队副。
检讨会第二次
时间:八月廿一日下午七时
地点:濯村总队部办公室
出席:高芳先、徐宝善、董修璋、刁守缙、闫学科、李庆芝、孙风亭、王贤伦、张中许、段存盛、姜成锡、王超群、傅道功、高仰山、王在田、马开祥、孙礼岷、王岩仑、孙成竣、姜丕杰、王修仁
主席:高芳先
记录:王仰之
主席报告:诸位同志,关于此次崂山战役经过,前曾召集各中队士兵代表公开检讨一次,其中得失,多有意见纷纭,咸谓“不肯前进”、“兵力过少”、“枪支不多”等。原来作战计划规定二、三、五中队攻击敌人碉堡,七中队防守黄花巷子,一、四中队埋伏斗阡口。如敌增援,举火为记,同时至少亦须坚持十分钟以上。其集合地点(一)大巷子、(二)明洪涧、(三)狗皮岭,这就是此次的轮廓。最初本拟于一旅二团东西呼应,分别进攻黄山、登瀛。以鉴于上次下河战役中联络号音为敌阻援,故此次规定及时自行进袭,关于下河攻打汽车之经过,以及石门山战役经过,我们都须详细检讨一下,策励将来我们政府模范部队。
商讨事项:登瀛、下河、石门山各次战役
孙礼岷:关于登瀛战事失利的地方,是征收给养被敌人发觉,故敌人三日内将碉堡筑好。如不征收给养,敌人绝对不能发觉,碉堡亦可攻下。关于石门的战事,是遭遇战事,不想到太和村中去,但无给养必须到村中去开饭,不然我们在山上埋伏着绝对能给敌人一重大打击。
孙成竣:关于下河战役,队伍的分配不统一,彼此不知分配地点,故敌我莫辨,这是失败的地方。但士兵不怕敌人猛烈的炮火,都能奋勇前进,这种精神是可嘉的。
刁守缙:下河打汽车,如早有准备,南山顶上派一班人,再从下边包围过去,使敌人无退路,定能将其完全解决。
闫学科:下河战役,得到情报,在王家上流庄有敌人六十余名,此时配置防务已来不及,四中队即沿着马路进攻,走不多远即遇着伪军,此时即刻射击,敌人向南山而退。此次如情报灵敏,防务早有布置,绝对能使敌人片甲不归。
董修璋:我们这次在前方经过三次战役,敌人打十弹,我们只打一弹,敌人的枪比我们的好,子弹比我们的充盈,但我们的精神胜敌十倍。可是各位带兵者,有的不能身先士卒,这是缺点。
刁守缙:石门战事是遭遇战,却不能报送命令,未能得到很大的优胜,而且情报不灵通,不知敌人几路进攻。又因与四中队失掉联络,不知其驻防地址,如知四中队驻铃铛石屋,发现敌人时,即向此方进行,不但我们没有损失,还能给敌人一重大打击。
结论:高总队副。
关此次我们在崂与敌作战经过,大家两次的检讨见解,都甚确当。第一次登瀛战役,二、三、五中队攻击敌人碉堡并选出奋勇队捷足先登;一、四中队在斗阡口埋伏,预防敌人增援;七中队在黄花巷子截止敌人,自汉河至北九水前进,为此次之战略计划。其结果未能攻下碉堡之原因,不外有以下各点:(一)时间过晚,不时已临拂晓,颇感夜袭之时间太短,未竟全功。(二)武器之较差,敌人多持钢枪凭堡射击,较为把握,且奋勇队缺乏手枪。(三)敌人之据点密集,增援容易,故未能直逼敌腹,至于斗阡口,埋伏射击的太早,故未竟全功。下河一役得于先而失于后,是对于敌人增援实况未能充分明瞭,致使遗恨一篑,悔之晚矣。石门山一役,敌人星夜布置,九路进袭,未能明其详情,致蹈于包围,临阵仓惶,影响指挥,情报含糊,此乃三次战役之得失。

2.青岛市保安总队关于部署袭击黄山伪据点的会议记录(1944年9月5日)
临时机密会议记录
时间:九月五日午后八时
地点:崂东区常家村
出席者:高芳先、孙克送、于承芳、董修璋、闫学科
主席:高芳先
记录:王仰之
主席报告:我们自从将登瀛及柳树台之伪据点攻克后,实给伪军以重大打击。又接奉代市座电,嗣后伪军四、五百人之兵力出动时,我们要予以迎头痛击或打埋伏。复奉代市座电及手谕,着本队即速除掉黄山据点。故今天召集各位同志开会的意思,也就是讨论攻黄山据点的问题,对于该据点我们必须要攻克,希望大家能多贡献意见,以少牺牲人为原则。致该据点系前日换防,由伪中队副贾辉卿带一小队前往驻守,其小队长唐继周,官兵共计三十七名,大枪三十二枝,匣枪二枝,子弹平均各三十发,手榴弹各三枚,另外尚存蓄三箱。其驻守情形系贾逆率二十余人,驻该村东山碉堡,其小队长带十余人,驻该村东南山碉堡。前在东会场村逮捕于参议,就是贾逆带人所作。我们此次无论如何必须将该逆捕获,藉以警告其他伪军,使不敢再逮捕我抗战人员,此次有能捕获该逆者,由总队部悬赏通钞壹仟元,以示鼓励。现在开始讨论。
讨论事项:
(1)各队任务议决:1.二大队攻碉堡。2.一大队在太平宫、棋盘石、华严寺之间截击柳树台及王哥庄各路敌伪援军。3.三大队在梯子石及下宫一带截击敌人由沙子口海陆开来之援军。4.特务队除第三分队留作预备队,其余一、二两分队皆随同许队长加入攻击碉堡。
(2)指挥部及指挥官议决:总队部为指挥部,总队长为指挥官。
(3)指挥位置议决:以黄山村西山坡为适当地点。
(4)指挥目标议决:树以国旗处即是。
(5)命令与下达议决:命令分书面、口传、号音(由指挥部司号规定)三种,由一、二大队各派精干传令兵四名,三大队二名,赴指挥部预备传达命令。
(6)爆破工作应何时施行议决:有机可乘时即由闫队副率爆破班前往实行爆破。
(7)攻击之日期及时间何时适当议决:九月七日午后二时,各队开始活动,先以扰乱办法消耗敌人武力,一小时后即开始攻击。
(8)伤亡者应如何抚恤议决:受伤者医治,阵亡者负其家庭直系亲属之给养,并转请抚恤。
(9)攻克后得有枪械应如何奖励议决:所得枪械由总队部按市价奖赏。
(10)以上论决各项如何实行议决:以命令实行之,违者军法从事。

3.青岛市保安总队关于部署袭击大劳伪据点的会议记录(1944年9月26日)
青岛市保安总队军事机密会议记录
地点:崂西区荆条涧
时间:九月二十六日下午七时
出席者:高芳先、孙克送、于承芳、董修璋、许京武、徐宝善、刘辉卿、闫学科
主席:高芳先
记录:刘建中
一、主席报告:各位同志,我队近中连克登瀛、柳树台、黄山等伪据点,解决敌华北自动车警务段,并随地予出扰敌伪以痛击,均获全胜。该工作之成效充分表现各位指挥得力,全体官兵均能用命勇于牺牲之精神。本人异常兴奋,并蒙代市长特电嘉勉,且嘱继续进击,不可中断。如十一日电示,以大崂伪据点内仅驻伪军三十余名,着我等设法进袭,早为解决,以利交通,而便肃清盘踞乌衣巷区内之小组。二十八日电除嘉慰外,并嘱对敌伪攻势不必尽待军事,如此时不能进攻大崂伪据点,应谋政治或特工方式进行,不可中断,以达早日解决之目的。奉此各电,足见市座对摧毁大崂伪据点之心切,希各位深自体察。要知道我们摧毁东瀛、柳树台等伪据点,则扩大我活动区域,攻下黄山,建我军事基地。现有大崂据点,尚碍我交通,如能彻底拿下,则我军政工作均可顺利以进。市座所以屡电关切者,亦在于此,亦即今日召集大家会谈之主旨也。希望大家各献技巧,设谋良策,本攻黄山之旨,绝予摧毁,以副功令。希各位努力乘机建功为要!查该据点颇为坚固,形系三层楼式,其最上层露天,四角各连一炮楼,楼外环以木栏,栏外有曲形铁
网,网外又有墙形铁网,再外即系宽十米达、深八米达之壕沟,沟外更有人字形铁网一道。近日并拨民夫百余名,挑水注入沟内,但沟外确无地雷等物。驻军现增至七十余人,共两个小队。枪枝齐全,子弹每人三十余粒,手榴弹除每人二三枚外,并余三箱,掷弹筒一门,炮弹五六枚。械弹虽称充实,但驻此伪军系孙、张两中队所分属,指挥势难统一,且畏我进攻,我们正可趁机,予以彻底消灭。希各位仍本瓦解黄山伪军之旨,各献良策,以期及时予以截灭,或威迫使其缴械投诚。
二、讨论要点:
1.解决大崂据点采取何种方式案。
甲、为达此消耗计,先以特工力量进行,不达时则以攻黄山方式武力解决之。
乙、兵贵迅速,应采硬攻方式,命令指定各队任务,实施武力解决。
丙、实施攻心政策,宣布我敌优劣,予以精神压制,使之灰心自馁而投诚。
议决:藉我军战胜之余威,采取武力围攻方式,临时施行政治手段,予以精神威迫,期收城下盟之效。
2、我军应如何部署案。
议决:甲、三大队担任正面攻击,必达摧毁该据点之任务,并由许队长亲率特务队之一部协助之。
乙、一大队埋伏山色峪以南及福台巷响石一带,堵击夏庄、城阳等处来援敌军。
丙、二大队截击鸿园、北九水、七口峪、分水岭等由李村山东头各路增援敌军。
丁、干训大队一、二两区队埋伏劈石口,截击王哥庄及即墨各路增援敌军。
戊、特务队两个分队及干训第三区队随指挥部充预备队,并保护指挥部。
己、总队部为指挥部,总队长任指挥官,指挥部设北头村。(树有国旗处即是)
3.凡进击敌伪掳获枪械者均予奖赏,获步枪一枚赏洋伍百元,(钢枪千元),匣枪伍仟元,掷弹筒仟元。
议决:通过。
4.负伤士兵随送医务室就治,地点暂定北九水,阵亡者从优厚葬。
议决:通过。
5.进攻时间应如何规定案。
议决:以命令行之,但须于二十八日午刻分别到达指定任务地点候命。
6.为断绝敌伪联络,拟截断其电话线,应如何处理案。
议决:由孙大队负责派便衣于事前一小时将夏庄通李村及飞机场之电线一概截断。
7.命令之传达与方式。
议决:甲、传令兵由一、二大队各派精干者四人,三大队三人,特务队二人,随指挥部司传处之责。
乙、命令方式分书面、口头、号音等(号音总队部司号规定之)。
8.以上各项议决案均由指挥官以命令行之,违反命令或不能完达命令者,均按军法从事。
议决:通过。
三、散会。

4. 李先良《抗战回忆录》关于王哥庄、登瀛等战斗的部分(1948年2月21日):
(一)王哥庄之役:王哥庄为劳东区第一大镇,三面环海,一面倚山,是青岛通崂山和即墨南部的要道。敌在占据青岛的翌年,就在这里设立一个自卫团据点,控制了劳东一半的地区;这里是我们第一个要收复的地方。我们因为那个伪自卫团的二百余人,都是被敌人胁迫而来的当地乡区老百姓,所以一面进行策反工作,减少战斗的牺牲,同时以实力进攻,压迫投诚。那时高总队长奉到进攻的命令,即于3月2日夜晚十时,亲率第一二两大队及特务队官兵千余人,向伪自卫团猛击。伪兵见我声势浩大,炮火猛烈,激战未久,就停止抵抗。所有伪自卫团官兵,除少数伤亡外,全部投诚;他们的枪支械弹,悉数缴获。于是劳东局势,顿然开展。当时我们把这次战役经过呈报中央后,曾蒙电令嘉勉,并分别给奖。“沈部长转青岛市政府鉴:关于寅灰所报伪自卫团投诚一案,准给该投诚官兵奖金3200元,出力人员奖金五百元,希转知为荷,何应钦卯筱印。”嗣后王哥庄虽曾再度被敌占据,驻有伪军,但在我们部队威胁控制之下,迄至胜利到来,未敢滋扰乡区。
(二)登瀛之役:登瀛是劳西的重镇,襟山负海,为由青岛通往劳东的要道。敌人利用当地小学校址,构筑碉堡,设立据点,经常派驻百余人在此扼守,与沙子口、汉河、黄山成犄角之势,控制劳南一面;我们曾经猛施袭击,未获攻下。到三十三年八月,再令保安总队进攻,以“锥形突击,两翼包抄”的攻势奋勇挺进,敌虽顽强抵抗,卒因碉堡被我炸毁,出而投降。是役除伤亡敌人外,俘敌60余名,获步枪50余支,及其他军用品甚夥。到了三十四年四月十四日,敌由太原调来青岛之黑须部队突以一个中队向该地来一个拂晓猛攻,企图报复。那时我们在敌人准备出动的时候,已接获情报,即令驻防该地的特务大队及保安第三大队布置迎敌。他们乘敌立足未稳,以闪电包抄态势绕击敌后,敌寇顿时崩溃,引避村南的石屋洞中。我士兵以手榴弹猛烈投击,竟予全部解决。敌伤亡80余人,俘获5人。敌寇犯劳以来,整个进攻部队遭受惨败不留一人者,以此为第一次。而我方中尉分队长毕序江、王木桢两同志亦于此役殉职。
(三)柳树台之役:柳树台为劳中交通的咽喉,两旁峰峦夹崎,亦极险要。三十三年八月六日,我保安第三大队长董修璋,于攻克登瀛据点返防途中,以迅雷之势,进袭攻克。
(四)黄山之役:黄山矗立海表,形势雄峻,敌在南北两山各建碉堡,分驻伪军百余人,犄角互应。三十三年九月,我令高总队长率部进攻,伪军凭险顽抗。不久,南山碉堡一鼓攻下,遂趁势进攻北山碉堡,应五小时未克。大队长于承芳、许京武奋勇前进,身先士卒,队副阎学科率敢死爆破队员跟随而上,对碉堡施放炸药,轰然一声,碉堡被毁,堡内伪军伪军全部解决。该山遂入我掌握。
(五)大劳之役:大劳位于劳西之中心,地当冲要,我保安总队连克王哥庄、登瀛、黄山、柳树台各据点之后,劳东、劳南已全归掌握,惟劳西之大劳,仍深沟高垒矗然独存;遂令保安总队继续进攻,迅予夷平。该处据点系用钢筋洋灰筑成三层楼式碉堡,最上层为露天平顶,东南、西北两角各筑一炮楼,楼外环以木栏,楼下周围挖掘宽十米深八米之壕沟。沟外更有铁藜拒马一道,工事甚为坚固。我军急攻不下,乃选拔射击手以强烈火力集中射击,使对方不敢抬头,并以手榴弹向三层平台猛烈投掷,我军奋勇队向前破坏铁丝网,大队士兵蜂拥猛扑。这时已在深夜,天正下雨,战况异常紧张,勇士姜子堂乘机潜近碉堡安上炸药,两角炮楼轰然炸塌,我军以白刃冲入碉堡,一阵喊杀,声震山谷。伪军大部死伤枕藉,其余皆束手待缚。遂于午夜一时结束这次战役。
(六)汉河之役:攻克大劳之翌日,我特务队于返防途中,经过汉河伪军据点的时候,天已傍晚,许大队长遂出其不意,分兵从背后偷袭,那两座小小的碉堡,就在这样急剧的攻击下夺到手中。
(七)沙子口、鸿园、窝洛、张村、下河的收复:沙子口是劳南的一个海口,敌占青岛后,即在此设有伪警据点。此外鸿园、窝洛、张村、下河都是伪警据点所在。我保安总队连下黄山、大劳等敌伪据点之后,士气大振;乘势分兵将沙子口、鸿园、窝洛的伪警据点都收复过来。张村、下河伪警的人数较少,都吓得心寒胆落地自动撤退了。至此,整个的崂山乡区已完全为我控制。我的行政区域与活动范围既已扩大,就乘机向市内伸展。在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我令特务队前往市内武城路攻入敌伪商业学院,毙敌兵1名,伪兵5名,夺获机枪两挺,手提枪2支,三八步枪313支,六五子弹50余发,创获奇袭的空前战果。继又袭敌金沟、阴岛各处,无不胜利。这许多胜利的事实,都出现在三十三年年底以前,所以我在第二年的元旦,在市府所在地的华严寺,热烈的举行了一个庆祝大会,庆祝凯歌待回的胜利新年。那时的心中,真是万分的兴奋,异常的乐观。迄今想来,那种情景,依然萦奏脑海呢。


5.青岛市保安总队抗战阵亡官兵名册(1945年7月)(仅上档案照片)
档案解读:
抗战时期,国民党青岛市保安总队是青岛地区的一支抗日军队。国民党青岛市保安总队成立以后,以崂山为根据地,积极打击青岛及其附近的日伪军,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给入侵的敌人以沉重打击。
从1938年日军侵占青岛开始,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青岛市保安总队先后袭击台东、小埠东、下河、黄山、登瀛、大劳等伪警驻所、伪据点,消灭日伪军官兵,削弱其兵力;破坏日军机场、铁路、军工厂等军事设施,1943年3月,破坏女姑口铁路,1945年2轰炸日军白沙、沧口飞机场及钢兵工厂,以此来破坏日军在青岛所建立的军事基地;袭击日本工厂、企业并抢夺物资,1941年12月,青保特务大队袭击四方日本工厂,1944年6月,袭击富士织染厂和山东盐业女姑口盐田事务所,10月,袭击兴亚织染厂;同时,进一步根除出卖民族的汉奸,通缉伪青岛市市长姚作宾、伪商会会长邹道臣等。
青保以崂山为根据地,与驻青日军开展游击战。青岛市保安总队的重要成员和士兵多系崂山当地人,活动重点为崂东、崂西等地,在崂山东部地区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王哥庄、沙子口、夏庄、北宅等地的影响尤深。日军也视青保为眼中钉,频频对青保发起进攻。日军的进攻最初只有一路或两路,所以青保应战起来比较自如。但是到了1940年2月后,日伪动辄集结上万的兵力,平均每半年或一年有一次大的扫荡,由于崂山紧挨市区,所以日伪对崂山的扫荡次数更为频繁,每隔一两个月就有一次大规模的攻击。对于日伪的围攻,青保借助之前的经验,采取游击战术,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所以每次均能成功击退日军的进攻。对于取得胜利的原因,李先良总结是:一、士兵多是本地人,善于在山上作战。而敌人穿皮鞋在山中行走不便。二、士兵对崂山每处都极为熟悉,可以利用地形巧妙躲开敌人,并伺机攻击敌人。三、崂山进可攻、退可守,青保驻地崂山,在此以逸待劳,迎击已疲惫于行军的敌人。不止如此,青保还采取围魏救赵的措施,在日伪扫荡崂山之时,反向市区进攻,袭击日伪驻地或仓库,扰乱其军心。
1943年春,日军在崂山实施据点战略,调集陆海空七八千人进攻崂山,在崂山四周的山险要隘部署兵力,同时分赴各村严密搜查。在战略要点修建据点,先后设立了登瀛、黄山、柳树台、汉河、王哥庄、大劳、下河、张村、鸿园以及海岸线的沙子口等据点,这些都是形势险要的咽喉要道,日伪占据于此,切断了青保的联络,牵制了青保的抗日活动。这些据点必须破坏争夺,为此,青保先后组织了几次大的据点争夺战斗。据李先良的《抗战回忆录》记载,为了收复这些据点,先后组织了袭击王哥庄、登瀛、柳树台、黄山、大劳等战斗。
自青保成立至1945年8月,青保与驻青岛日军进行的大小战斗80多次,计毙敌370余人,伤敌310余人,俘虏483人,缴获机枪、步枪、子弹等众多。根据1945年7月《青岛市保安总队抗战阵亡官兵名册》,青保在抗战期间阵亡183人,其中不仅有与日伪作战阵亡官兵,也包括与中共武装力量摩擦作战阵亡官兵。
青保在崂山及鲁东一带的敌后战场,在袭扰消耗敌方兵力、破坏敌方供给线、牵制日军主力、振奋被占领区民气方面,发挥了战术性的作用,是山东抗战的组成部分。青保在崂山的敌后游击战,也充分展示了青岛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勇气、毅力和决心。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