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青岛是一个城头频换大王旗的城市,每次政权易手,便会有一次新政权的接管工作。但常常是,一方尚未唱罢,一方已然跃跃欲试要登场。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从此回到人民的怀抱。随之而来的接管工作,紧锣密鼓有序展开。
青岛市民欢庆解放
接管青岛,其实早有准备
接管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标志。城市接管工作能否成功,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和检阅。中共中央在指导解放战争的同时,及时地总结了我党在接收城市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系统的接收城市政策。194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分局、野战军前委转发了《中共东北中央局关于保护新收复城市的指示》,对如何迅速恢复城市秩序,保护城市免遭破坏提出了具体要求,也为青岛的城市接收工作提供了指南和遵循。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早在1948年11月,胶东区党委统战部已清醒地认识到,青岛的解放将比过去预估的时间要有所提前。为了能从容应对,胶东区党委统战部将此前培养训练教育已较为成熟的青岛力量进行了恰当的集中并确定出“青岛组”。由此,接管青岛准备工作已提上日程。
《中共山东分局对青岛接管工作的指示》
1949年2月,中共胶东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的指示组建了青岛市准备接管委员会(对外称教育研究会),任命薛尚实为主任。准备接管委员会成立后,随即从胶东区抽调4548名干部集中在莱阳县,按工业系统、财经系统、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分编为四个大队,进行接管青岛的准备工作。1949年3月12日,胶东区党委秘书处接到《青岛市军管会接管组织机构的意见》,该意见拟将青岛军管会设置为13个部门,具体为市政府、文教部、经建部、国有企业部、财粮部、工商部、港务部、交通部、卫生部、军事部、金融部、公安部和办公厅。《意见》对各部门的具体接管对象,也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议。
4月17日,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准,中共胶东区党委决定由薛尚实、宋子成、李佐长、马保三等12名同志组成青岛市准备接管委员会。这意味着接管青岛工作已进入组织筹备阶段。4月下旬,集训人员按接收单位对口进行编队,进行具体业务学习及必须的物质准备工作。为提高入城干部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水平,中共胶东区委编印了党的城市政策和《青岛调查》等学习资料,并据此进行了严格的纪律教育和接管训练。
胶东区党委制发《关于准备对青岛接管工作的规定》(1949年5月1日)
为加强党对青岛接管工作的领导,5月4日,山东分局在深思熟虑后,确定了青岛军事管制委员的人选,其人员由主任委员向明、副主任委员赖可可和谭希林等十一名同志组成。5月5日,根据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决定,胶东区委组建中共青岛市委,任命薛尚实为书记。5月24日,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成立青岛市警备司令部(第32军兼),谭希林任司令员,彭林任政治委员。军管会在军管期间为全市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全市的军事指挥、行政管理、接管工作及其他一切党、政、军、民工作。此一时期,市军管会与市委同时并存,市委受市军管会领导。接管青岛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紧锣密鼓地有序开展。
5月27日,军管会办公厅通知各单位进城后具体的驻防地址。5月30日,随着敌人的节节败退,军管会的工作已由此前的以处理组织问题为中心,转变为以审查各部、各处接管方案和检查政策准备为中心。至此,接管青岛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可谓万事俱备,只待进城。
1949年6月3日,山大师生欢庆解放
方针明确,接管成效卓著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军管会的近三千名干部于上午进至沧口,下午四时进至市区。
进入青岛后,在军管会的统一部署下,各军代表及工作队迅速进入接管单位,按照中共中央“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方针,分头进行对口接管并实行军事管制。各主要企业部门及国民党的主要军政机关,均派有干部予以接管。对旧的国家机关接管后,采取坚决砸碎、重新建立的政策;对于官僚资本企业没收全部财产,原则上不打碎企业组织结构,只进行适当调整。对企业人员实行原职、原薪、原制度不动的“三原不动”政策,以有利于企业的开工生产。
青岛四方机车厂工人修复机车,保障铁路运输
接管当天,社会秩序还算稳定。广播电台当日即开始播放军管会布告。电力厂、自来水厂均未停止送电送水。中纺、齐鲁两公司及电力厂、四方机厂等处,上至经理厂长,下至一切员工,均无逃跑现象。自来水厂、邮电局、港务局、铁路局等单位,除个别上层分子逃亡或被敌军带走外,大多数员工,亦未离职守。
青岛解放后,原国民党市府人员除首要分子大部分随敌潜逃外,绝大多数中下级人员皆安分守己,保管物资档案等待人民政府的接管。解放的当天,各区人民政府即告成立,进行接管工作。对原国民党市府人员登记并训话,由接管人员宣布人民政府对旧员态度,凡有一技之长、无严重反动行为及重大罪行者,皆被量才录用。由于正确地实行了接管方针,稳定了旧员的情绪,移交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同时,各区又分别召集了各保甲长训话,说明了解放军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的伟大胜利及国民党政权已经取消。今后凡能悔过自新者,人民政府决定宽大处理,并向他们分配任务:(一)全部交出敌人的武器及文件。(二)向人民政府报告匿藏的特务、散兵游勇。(三)看护公共财产,不准破坏。(四)擦去反动标语。并指出:1.不准假人民解放军名义,进行欺骗敲诈行为。2.不准向人民征收粮草。3.不准私自召开会议。4.不准假造情报诬陷好人。至1949年6月1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接管原国民党政权物资档案工作,已大部结束。
其他接管工作推进得也比较顺利。6月3日,青岛至城阳铁路恢复通车。4日,被敌人及战火破坏的电话线电力高压线全部修复。6日,电讯局恢复营业,邮政电讯和解放区各大城市实现通邮和通讯。同时,各大中小学多已复课。10日,中纺各纱厂和齐鲁公司各厂先后复工。军管会及时采取了预借工资的办法,仅铁道部所属一个单位五千余人即发出一千六百余万元人民币。这一做法大大地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热情。15日,长途汽车班车可通至潍县、烟台等处。港口也已开放和上海、天津等地通航。大批工业原料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由各地源源运来青岛。青岛的城市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电业工人抢修电路、恢复机器
此后,经过积极地整顿市容和社会秩序,整个接管工作顺利地从“接”过渡到“管”。至1949年9月底,全市接管工作基本圆满结束。与此同时,管理与建设青岛的工作亦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
接管青岛是解放青岛的继续,是使青岛成为人民城市必不可少的步骤。由于此前青岛长期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所以,为接管青岛所做的各项准备和接管之后需开展的各项工作可谓工程浩繁、历时颇久。
编辑 王悦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版权所有:青岛市档案馆 青岛市档案局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延吉路148号
许可证号:鲁ICP备18013060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709号
维护:青岛市档案馆网站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上海信联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总访问量: 人次
青岛档案信息网
手机版
青岛档案
微信公众号
青岛历史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