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最早的旅游景点评选活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提升,旅游业也随之高速发展,开发崂山、重修栈桥,建设回澜阁、水族馆、湛山寺、跑马场等,举办一系列会展活动,这些都使得青岛成为火热的旅游胜地。1936年,为提高民众的旅游热情,提升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加强旅游宣传,青岛市政府先后组织了“青岛十景”、“阴岛八景”和“崂山十二景”评选活动,这是青岛历史上首次旅游景点评选活动,选出的“十景”是青岛景色经久不衰的代表。
青岛十景
飞阁迴澜 迴澜阁在前海栈桥之南端,长虹远引,杰阁翼然,近处礁石倚伏,时起波澜。
穹台窥象 观象台在观象山巅,备置仪器,以资测候。
汇滨垂钓 海滨公园在汇泉角偏西,沿岸岩石起伏,最宜垂钓。
琴屿飘灯 小青岛一作琴岛,昔年之青岛口故有琴头澳之称,上设灯塔,乍明乍暗,风雾中更觉闪烁尽致。
丹邱春赏 丹山附近,广辟果园,桃杏李葡萄林立,暮春花事,适如其名,东西二亭,遥遥相对。
湛山清梵 湛山寺建于湛山之阳,寺僧朝夕课诵,暮鼓晨钟,助人警醒。
东园花海 中山公园,群卉所萃,又不仅樱花为大观也。
燕岛秋潮 燕儿岛环浮山所口之东,半岛孤悬,作飞入海中之势,秋高潮涌,尤有可观。
会崎松月 汇泉一作会前,与太平角并峙海中,形如鹿角,崎上多松,最宜眺月。
登瀛梨雪 登瀛居民以梨为业,自沙子口以东,山多植梨,花开如雪,掩映增姿。
阴岛八景
青云晨钟 青云即青云宫。
虎首古洞 虎首山有古洞如石室。
东山朝曦 东山即东大山。
千佛观雪 千佛山与虎首山毗连,雪景最佳。
万丈远眺 即高万丈山,登此可望胶澳全景。
西岭归帆 西岭一带为渔舟停泊之处。
草场银海 草场与盐田毗连晒盐田中,远望皑皑然如银海。
鹰嘴听潮 即鸡鹰山之鹰嘴石(崂山东部滨海处亦有鹰嘴石)。
崂山十二景
明霞散绮 明霞洞之岭,岩高而秀,俯临沧海,目送飞霞。
蔚竹鸣泉 蔚竹庵隐众壑之中,清泉涓涓,绿竹漪漪。
云洞蟠松 白云洞多古松,轮逡围包,夭矫不群,每与悬岩怪石,竞秀争奇。
华楼叠石 华楼者叠石如楼层,楼顶芳草短松,可望而不可升。
巨峰旭照 巨峰为崂山最高处,海天纵目,一览无余,晨曦朝暾,以此为最。
九水明漪 自大崂观溯流而东,一水以至九水,峰回路转,辄涉水而过,如是者九,每渡之中,更有小回环小曲折,浅濑深潭,随处而有。
岩瀑潮音 潮音瀑昔名玉龙口,讹为鱼鳞口,源出巨峰,两崖束之,飞瀑垂练,坠为深渊。
太清水月 太清宫隐于山隈海曲,自成门户,明月清波,上下辉映。
那罗佛窟 华严寺南半山有那罗延窟。窟内巨石如莲花座,华严疏钞谓为古道场也。
海峤仙墩 崂山三面斗入海中,八仙墩殆其右趾也。悬崖如厦,坠石如墩,游人抵此,飘然有遐举之思矣。
狮岭横云 狮子岩乃太平宫之主山,元明游人纵多集于此,岩状如狮,不高而秀,昔与华楼,并称胜境。
龙潭喷雨 龙潭在八水河中游,悬崖高可百尺,广亦如之,雨后瀑肥,百道并垂,视潮音瀑更为雄壮。
(执笔人:史晓芸)
版权所有:青岛市档案馆 青岛市档案局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延吉路148号
许可证号:鲁ICP备18013060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709号
维护:青岛市档案馆网站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上海信联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总访问量: 人次
青岛档案信息网
手机版
青岛档案
微信公众号
青岛历史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