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山公园,过去是一个村庄叫“会前村”,清代属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为什么叫“会前”?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在今天的道口路上原来有座吕祖庙(清溪庵),每年正月都有萝卜会,会前村就是因为建在这萝卜会会场之前而得名。也有人说,今太平山原叫“会山”,村在会山前因而叫会前。
现在中山公园内保存有“会前村遗址碑”,长96厘米,宽56厘米。全文如下:会前村今讹为汇泉或会泉,旧有村民共三百六十户,多业渔。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历一八九八年),德租胶州湾。二十七年收买是村附近各山地开始造林。三十年又征收全村房地,悉令居民徙去,以废其村,辟路建屋,栽林木立苗圃。民国三年(1914年),日本占青岛遂将之定为森林公园,亦曰旭公园。十一年(1922)10月国人接受后,改名为第一公园。综四十年来,园林日盛而村舍久泯,惟此断垣并左右槐枣、杜梨数株,犹是村民郭姓当年旧物。遗址仅存,与国共永;既为之幸,亦喜其留有古色有。”
拆除会前村的时候,留了一个小院,内有两间房子,是给看林人住的,这块碑原嵌在墙壁上。解放后,原房拆去,原址上建了花卉园,碑被搁置,1996年又被立起。碑文所说的老槐树、枣树至今尚存,其中枣树树龄当在120岁以上,但至今还秋季结果。这房子的主人姓郭,与碑中所提“老槐树”有关。原来这家郭姓是由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而来,因而在远离故乡的即墨会前村也植了槐树。明代初期,朝廷将山西沁州、潞安府、汾州一带的百姓向山东移民,而当时洪洞县有一座广济寺是办理移民的公署所在地。其中郭姓来到了会前村,他们是在广济寺门前一株大槐树前集合、分配的,所以有一句话: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郭姓到了会前村又种了槐树,这树今天尚在。现在,山西洪洞大槐树被许多移民当作寻根的对象,那里有众多族谱、家谱,里面确实有向山东即墨移民的记载。
会前村还有姜姓,是福建的移民。姜姓是先到姜戈庄的,后来有的又再次迁居到会前村。会前村背依会山,在村西形成有一湖泊(今称中山公园小西湖),再有一条小河曲折流入会前湾。小河入海口是渔船停泊处。会前村三百多户人家里有一半以上是渔民。老人们回忆,全村有大小渔船一百多条,今汇泉广场是村前修船、织网的地方;渔讯期间,渔船并不回村,在金家口、石臼所等地卸鱼,卖完后才回村,同时带回日常用品。
王姓是会前村的大姓。《王氏族谱》记曰:“我王氏始远祖,于明天顺中以伯仲自云南来,家于即墨县南境青岛域内偏东,有村曰:会前。仲氏族徒居平度双庙瞳,其后另为一宗。居会前村者皆伯氏所出之子孙世代相传,人丁日众……不幸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德夷占青岛,越四年,于会前辟公园,全村遭其驱逐,吾族于是四方散处……”
这部“族谱”,是族人“集国币百元”,众人采访、司书、校雠而成,“民国二十年岁次辛未,明秀堂。”由王氏十二世孙王永元作序,永元的儿子、十三世孙王立贤作“跋”。
不仅会前村的王氏,青岛一带许多人家都自称从云南移民而来。有人怀疑是否是准确的?近年去云南、贵州原乌撒卫一带调查发现,确曾向山东一带徒民为军户,即战时为军,平时为民。王氏是其中之一,来到会前村后到了清代有的务农,有的务渔。
迁到会前村的第一代是王龙,在第九世时有一支徒居到了沙岭庄。第十三世的王立和从一个南方人手中买了一条大船,改变了捕鱼的世代命运,转为从事海上运输贸易。这条大沙船载重很大,王立和雇了人搞运输,把即墨一带的花生、生油、大豆等运往南方,最远到过宁波、上海,又从南方运来木材、瓷器等。这可比打渔的收入要高许多。
王立和夫妻生有6个儿子,是“宏”字辈:长子:宏桂,娶大水清沟村农家女为妻;次子:宏梅,娶四方村村姑为妻;三子:宏根,娶阎家山村财主千金为妻;四子:宏顺,娶本村烧锅酒户主之女为妻;五子:宏兴,娶崂山山里秀才女儿为妻;六子:宏智,娶曲戈庄农家袁氏为妻。
王氏这第十四氏经历了日占、中国收回青岛的历史时期,有的当渔民,有的在工厂做工,与他们的祖先有了很大的不同。
王氏的嫡系孙,在德国强拆会前村时迁居到了浮山所,并且把祖坟也迁到了浮山所,还立了祠堂每年旧历新年,从会前村徒居到各个村庄的王氏后裔都到浮山所去祭祖。过去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各家男丁抬着祭品不论远近步行到浮山所,恭恭敬敬地祭祖,向族长拜年,如果去晚了,是要挨骂的,并且还要被罚跪。迁居沙岭庄一支的王永和把族谱供在堂屋里,说:“我等王龙后裔今日另设朝拜灵堂,往后逢年过节,再也不必去浮山所祭祖宗了。”
会前村王氏第十五世是“美”字辈。王美全14岁就到日本人开的鑫和工厂做工。他娶了大水清沟王氏为妻,王氏妻子的父亲在“花石楼”为洋鬼子当厨师。王美汇毕业于青岛化工学校,妻子是平度人。王美汇生于青岛,长于青岛,是真正的青岛人。
会前村的于氏是种地的农民。会前村的农民占少数,因为这一带地少,山地、岭地多,农民生活上比不上渔民。可是渔民常年漂泊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时让人担心,家人们都在家里烧香,还到会前河口去看海上的风浪,农民的收入虽然少一些,但担的心事却少一些。会前村的农民和渔民一样,过年和农历三月二十一日都去青岛口的天后宫烧香,渔民拜天后、拜龙王祈求平安,农民求的是个风调雨顺。拆会前村时,于氏去了浮山后。
德国人拆去会前村,在这里种植引自各地的树木花卉,看哪些适于青岛的环境。那时已有了许多樱花树,1913年的时候已有赏花会。日占青岛后樱花树更多,也开始叫樱花会了。旭公园于1922年叫第一公园,1929年改称中山公园至今。许多移民去山西洪洞大槐树去寻根,有人称今中山公园的大槐树也是青岛人的根。